烈日如炉,热浪席卷大地,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徐连养护处养护人的身影散落在公路沿线,午后的边坡像块巨型吸热板,温度计的红色液柱稳稳停在38℃。徐连养护处维修班班长李潍坊握着的抹子被晒得发烫,他时不时往手心吐口唾沫搓搓,继续给新砌的急流槽抹面。近期一轮强降雨过后,部分路基边坡急流槽被冲毁,边沟被淤塞,勾缝及抹面开裂脱落,这些不仅影响道路安全,更会阻碍车辆通行。养护巡查人员发现后益通网,立即吹响抢修“集结号”。
“这抹面得趁高温收光才结实,太阳越毒越得赶工。”李潍坊的安全帽檐往下淌汗,滴在灰浆里晕开小坑。他指着身旁2L的大水壶说,“热了就猛灌两壶水,歇口气继续干,可不能让边坡问题影响了道路通畅。”不远处,两个工人正合力抬着混凝土砂浆往边坡上挪,工鞋踩在发烫的地面上,每一步都带着“滋滋”的闷响。
清晨5点半,养护人员已穿戴整齐益通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反光背心在朝阳下泛着光,可不到半小时,后背就被汗水洇出深色的印子。沥青路面的温度爬过50℃,风卷着热浪扑过来,连路边的野草都蔫头耷脑地贴着地面。
“这护栏底座的涂装得用刷子反复刷三遍以上。”养护员范芝朋蹲在路边,手里的刷子在高温下变得有些烫手。他的手套早就湿透了,手指泡得发白。
“沥青料来了,‘桑拿’开场!兄弟们加把劲,这活儿得干得漂漂亮亮。”维修班长何友谊的喊声混着机器轰鸣,在新沂收费站匝道口的沥青摊铺机正“吞吐”着滚烫的料。155℃的沥青混合料刚倒出来,就腾起一股呛人的白烟,把周围的空气烤得扭曲。施工员张保戴着隔热手套,手里的耙子插进混合料里,热浪顺着手臂往脸上扑,睫毛上都沾着细密的汗珠。
“这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保障通行安全的标准可严着呢。”他喊着话,声音被机器噪音吞掉一半。旁边的工人正用烙铁熨烫接缝,鞋底踩着发烫的铁板,每挪一步都像在“走火炭”。
入伏以来,江苏高养徐连养护处在重点养护区域益通网,共出动1770人次、工程车辆165车次,清理边坡杂物36km,整治中央分隔带24km,修补路面坑槽15.8平方米。(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王梓豪)
易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